上个赛季风光无限的布莱顿,这个赛季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去年夏天的主力出走,加上这个赛季的双线作战,让布莱顿的战术高度和持续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球员受伤更是进一步导致了球队的战绩走低,此前,布莱顿还遭遇了一波连续不胜的低谷。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德泽尔比作为意大利教练的下限了。
此役客战利物浦,德泽尔比很清楚自己的球队将会在面对何种程度的压力,所以他特意修改了战术体系,从而给利物浦制造了一些意外。
但也仅仅只是意外。
开场仅仅90秒,布莱顿就从左边路打出反击,制造混乱,然后从中取得进球:
而德泽尔比的真正意图,在第7分钟这次防守当中就能看得出来了:
这个过程里,左边路的埃丁格拉跟着利物浦落到最后一线,名义上的左后卫埃斯图皮尼安则两次前顶萨拉赫。
所以,布莱顿这场比赛打的其实是个三后卫体系,而且还是一个左攻右守的三后卫体系,埃丁格拉是进攻力度更强的左翼卫,而从另一侧负责带出纵深的兰普泰并不是右翼卫,而是右翼卫费尔特曼身前的右中场。
兰普泰、巴莱巴和格罗斯组成三中场,维尔贝克和中场球员莫德尔则站在队形的最前面,甚至莫德尔的位置有时比维尔贝克还要靠前。
所以,德泽尔比的思路是用五后卫和三中场建立防守结构,夺回球权之后,便通过维尔贝克的回撤接应,联系到两侧的埃丁格拉或兰普泰,从而完成队形的推进和进攻的展开,就像比赛开始时的进球套路一样。
而相较之下,埃丁格拉这一侧显然有着更高的突破成功率,此后的成功推进和反击,大多都来自于这一边:
但利物浦的进攻,也来自于这一边。
埃丁格拉对上布拉德利有着不错的胜率,但埃丁格拉并不是防守意识多么出色的正牌翼卫,毕竟是前场球员代打,所以在防守的时候,还是要难免暴露身后的埃斯图皮尼安。
身侧空间一暴露,还需要盯防萨拉赫的埃斯图皮尼安就分身乏术,所以这一侧的边路和肋部都容易被利物浦打穿:
要不是萨拉赫这场比赛脚风有限,布莱顿上半场其实就要被拆掉了,仅仅被追平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而且利物浦的扳平球虽然来自于定位球,但也是从这一侧制造的:
所以归根结底,布莱顿的这套东西的战术高度还是有限,尤其是在下半场利物浦挥师左路之后:
哪怕是夺回球权,兰普泰也没办法像埃丁格拉那样带出纵深,而埃丁格拉这边却有劲没球,布莱顿很快就被困在了原地。
最终还是在右肋的区域,丢掉了导致他们客场输球的第二球:
虽然布莱顿在比赛末段掀起反扑,一度还抓住利物浦的防守弊病,打出了一些好机会,但终归是没有抓住:
所以在布莱顿这边,德泽尔比其实没什么好办法了。
因为下半场的表现说兰普泰不如埃丁格拉倒是没问题,毕竟一个是有特点的边后卫,另一个则是正儿八经的前场球员,两个人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实力差距,但布莱顿实际上是难以再乘托起第二个前锋了。
维尔贝克连接应带攻门,相对于他的年龄,职责过于沉重,但这场想不输球,甚至想赢球,他身前大概率只能摆莫德尔而不能摆第二个前锋,因为莫德尔还兼顾着限制戈麦斯内收而抵消利物浦中场优势的作用。如果德泽尔比在这个区域上弗格森倒是有机会打出更好的进攻,也能更好地帮助兰普泰发挥,但是那就很难限制利物浦在中场区域的优势了。
所以,德泽尔比有意大利教练的下限,知道中后场能力下降之后用三后卫体系和不对称结构反制强大的对手,但他也放不下现代教练对中场区域优势的无比看重。
宁可少上一个前锋,也不愿坐视布莱顿被利物浦按住。
当然了,这一点也有道理,毕竟客场作战,如果在中场区域输了,哪怕上双前锋反制,大概率还是会被对手长时间围困,从而输掉这场比赛。
所以,中后场能力下降,凑不出更多转换的机会是根本,只能因此削前锋,削球权来自救,但毕竟是二流球队,没有足够出色的球员能力,撑得了一时,但撑不住全时。
至于利物浦这边,其实没有太多好说的。
足总杯输给曼联,没有让克洛普对战术打法进行大改,这一点倒是没错,因为利物浦的输球不在战术,而在球员。
利物浦现阶段的问题是前场把握机会能力不力,努涅斯和路易斯-迪亚斯现阶段有作用,但转化不了进球,重任都压在萨拉赫的脚下,但萨拉赫也不是当年刷44球的萨拉赫了。就像今天这场比赛,一旦没有拿下来,萨拉赫的门前表现就会成为赛后最大的焦点。
打不死曼城、打不死曼联,包括这场在主场只能在2-1的比分里坚持到最后,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但利物浦也不能为此继续上人了,所以只能等待若塔和阿诺德的尽快复出。
这样一来,利物浦才能用冠军和克洛普说再见。